防爆电气设备大范围的应用于化工等危险场所,对于生产场所的安全至关重要,而防爆电气设备属于较为精密的设备,故在选型、运输、安装等所有的环节都不能出错,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也有必要进行维护与保养,定期检查电气设备,防止因电气设备零件老化等原因造成爆炸。
安全文件中规定的对设备安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零部件,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不应进行更换。
危险场所中的电气设备可能会受到使用环境条件的不利影响,必须考虑一些主要因素,如腐蚀、环境温度、紫外线辐射、水的进入、粉尘或砂粒的堆积、机械和化学作用。
金属腐蚀或化学物质(特别是溶剂)对塑料或弹性部件的作用可影响到设备防爆型式和防护等级。 如果外壳或部件严重腐蚀,该部件就应更换。
塑料外壳可能会出现外壳整体性能的表面裂纹。设备的金属外壳,必要时应釆用适当的保护涂层进行处理作为防腐措施。这类处理的频次和方法根据环境条件而定。应验证所设计的电气设备能否承受可能遇到的最高和最低环境温度。
如果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未能标明环境温度范围,则设备宜用于-20℃〜+40℃范围内,如果指明温度范围,设备宜用于该范围。
装置的所有部件应保持清洁,并无可能引起温度上升的粉尘和堆积类似的有害物质。
非危险场所中的关联电气设备和部分本安电路的维护,当这类电气设备或电路部分仍然是与危险场所中安装的本安系统部分保持相互连接时,应仅限于前述内容。
在断开危险场所的电路之前,不应拆卸安全栅的接地连接,便于检测接地电阻,设有双重接地装置可以拆卸单个接地时除外。
仅仅在电气设备或电路部分与危险场所中的电路断开后,才可以对非危险场所中的关联设备或本安 电路部分进行其他维护工作。
对于需要打开设备来维护的电气设备应处于无尘场所。否则,应釆取适当措施以防粉尘进入外壳。在拆除密封件、接合面部件时,如果不进行更换则不得损坏。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应按计划表检査和维护。检査和维护周期将取决于环境条件、使用的设备数量和制造厂的建议。
1.防爆电气设备应保持其外壳及环境的清洁,清除有碍设施安全运行的杂物和易燃物品,应指定化验分析人员经常检测设备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
2.设备运行时应拥有非常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检查外壳表面温度不允许超出产品规定的最高温度和温升的规定。
3.设备运行时不应受外力损伤,应无倾斜和部件摩擦现象。声音应正常,振动值不允许超出规定。
6·软电缆、挠性连接管及其终段连接容易损坏,应规定时间间隔进行检査,发现损坏或缺损则应更换。
7.接地和等电位连接:需要注意保证在危险场所中接地和等电位连接处在良好状态。
8防爆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牢固,接地端子无松动,无明显腐蚀,无折断,铠装电缆的外绕钢带无断裂。
9.检查设备的外壳有无裂纹和有损防爆性能的机械变形现象。电缆进线装置应密封可靠。不使用的线mm的钢板密封。观察窗的透明板要完整,不得有裂缝。
10.检查充入正压型电气设备内部的气体是否含有爆炸性物质或其他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气量、气压应符合相关规定,气流中不得含有火花,出气口气温不允许超出规定,微压(压力)继电器应齐全完整,动作灵敏。
11.检查充油型电气设备的油位应保持在油标线位置,油量不足时应及时补充,油温不允许超出规定,同时应检查排气装置有无阻塞情况和油箱有无渗油漏油现象。
13.检查防爆灯具是否按规定保持其防爆结构及保护罩的完整性。检查灯具表面温度不允许超出产品规定值。更换照明装置的灯泡时,必须按灯具标志规定的光源功率和型号,否则会造成温度过高。
14.透明件的腐蚀、涂漆或遮挡,或者照明装置的安装不正确均能导致温度过高。
15.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中发生以下情况时,操作人员应采取紧急措施并停机,通知专业修东西的人进行全方位检查和处理:
如果电气设备永久不再使用,与之相关的所有供电电源的导线均应被断开、拆除,或者正确连接到相应的外壳内。
17.正压型防爆电气设备启动前均需先行通风或充气,当通风或充气的总量达到外壳和管道内部空间总容积的5倍以上时,才准许送电启动。正压型防爆电气设备停用后,应延时停止送风。
18.设备运行操作人员对日常运行维护和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非正常现象能处理的应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通知电气修东西的人处理,并将发生的问题或事故登记在设备正常运行记录上。